临洮县邮政投递员给综合便民服务站送邮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定西市分公司投递员从邮车上取邮件。
定西市邮政寄递物流分拣中心邮车等待装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定西市分公司文创产品展示区域。
临洮县龙门镇农盟村综合便民服务站乡村寄递物流收发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赵晓红正在为收件人扫描取件。
临洮县龙门镇石家铺村“西北堂”电商负责人梁志鹏加工黄芪产品。
临洮县北龙镇青化村。
临洮县邮政邮车到达综合便民服务站投递邮件。
6月29日,省乡村振兴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邮政管理局、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分公司联合下发了《关于设立公益性岗位助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将在我省村级公益性岗位中增设乡村寄递物流收发公益性岗位,其在岗人员负责本地区农产品网上销售的收寄服务,以及邮件的接收保管、代投代收等工作,以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通知》下发后,定西市临洮县全力落实增设乡村寄递物流收发公益性岗位这一惠民便民政策。仅仅一个月,就选聘择优130人,走在了全省前列,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8月9日,“不一样的邮政”媒体采访团奔赴临洮县,走访了解乡村寄递物流收发公益性岗位在推动农村物流政策延链、就业补链、产业强链,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强化农村物流寄递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
延链:逐层逐级落实惠民政策
我省部分脱贫地区存在快递网点少、距离远、布局稀疏的现象,农产品寄递面临揽收时间较长、寄递成本较高、配送效率较低等问题,对脱贫地区产业发展、农民群众持续增收造成了一定影响。
快递到村怎样管理,如何及时送到收件人手里,农特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如何打通?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设置乡村寄递物流收发公益性岗位,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补齐寄递物流短板,助力脱贫地区群众就业和产业振兴。”省乡村振兴局产业开发处负责人褚宗明介绍说,我省相关部门联合开发乡村寄递物流收发公益性岗位,就是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推进“快递进村”工程的一次有益尝试。
“乡村寄递物流收发公益性岗位的设立,对完善农村快递物流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定西市邮政管理局副局长剡强如是说。定西市邮政管理局局长张伯尧表示,该政策给农村寄递末端网点建设和“快递进村”带来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定西市已在岷县、临洮、陇西等县区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今年6月底,临洮县接到《关于设立公益性岗位助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通知》后,立即召开了乡镇干部专题安排动员会,各乡镇发布公告、大力宣传,经村民个人提出申请,村委会推荐,乡镇审核、公示、聘用、培训、上岗等一系列程序,完成公益性岗位人员的落实工作。乡村寄递物流收发公益性岗位优先聘用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以及邮政已建成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相关人员。每人每月可以享受到从市县配套的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和村集体经济收益中给予的600元补助。该项工作由县乡村振兴局和临洮县邮政分公司实施,并汇总上报至省、市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备案。
“按照乡村寄递物流收发公益性岗位设置要求,经临洮县乡村振兴局与临洮县邮政分公司对全县187个村摸底排查后,设置了130个寄递物流收发公益性岗位。”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临洮县分公司副总经理瓦正孝介绍说,“这个公益性岗位搭建起寄递服务连接城乡的中转站,方便老百姓寄收快递。”
“落实这项惠民政策,不仅有助于村民就近就业,而且可以起到促进当地产业发展的作用。”临洮县乡村振兴局扶贫数据监测中心副主任师效军介绍道,该政策打通了农村产业帮扶的物流渠道,有效解决了马铃薯、百合、花卉等农特产品在寄递末端流通的难题,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定西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孙永祥说:“让农产品变成商品,快速送上城市的餐桌,实现‘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关键在畅通农村快递物流渠道。”
临洮县邮政分公司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已在全县建成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323个,为推动乡村寄递物流收发公益性岗位相关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补链: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在家门口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还能照顾家里,我很开心。”赵晓红激动地说,“村民再也不用到12公里以外的站点去取快递,太方便了。”
赵晓红是临洮县龙门镇农盟村农民。7月初,她成为当地第一批乡村寄递物流收发公益性岗位的受益人。如今,她负责农盟村综合便民服务站邮件的代收代投工作。
每天,邮政投递员将邮件送到农盟村综合便民服务站,赵晓红从他们手上接过邮件,扫描入库,打电话通知收件人取件,取件的时候再用手机扫码出库,一个邮件处理的全过程就此完成。若是收件人农忙或有事无法及时取件的话,她还会提供上门派送的服务。赵晓红说:“刚开始,不太会使用快递的扫描系统,现在已经很熟练了。”
“以前,我们要开上车、拉上货跑到外面去邮寄,费时费力。现在销售寄递有专人负责,通过临洮邮政寄递,轻松又舒心。”临洮县旭日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燕红站在农盟村综合便民服务站摆满党参产品的货架前,开心地说道,“现在,邮寄农特产品更加方便、快捷了,这边电脑刚下单,那边就邮寄出去了。”
同为龙门镇的陈殿平是土生土长的青化村陈家咀社农民。今年56岁的他,还在努力撑起一个六口之家,乡村寄递物流收发公益性岗位为他提供了又一份经济保障。
青化村有269户1177人。其中300余人外出务工,主要经济收入是依靠种植中药材和洋芋。“青化村综合便民服务站建在村委会,临洮邮政依托村委会设立乡村寄递物流收发公益性岗位,是一项惠民便民之举。同时也为村委会劳务输出信息化平台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临洮县龙门镇青化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王凯翔如是说。
强链:畅通农村产业帮扶物流渠道
走进临洮县龙门镇石家铺村大庄窠9号,一眼看到墙上悬挂着的“邮政绿”标牌——龙门镇石家铺村综合便民服务站,负责人梁彦虎上个月刚被龙门镇聘为乡村寄递物流收发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他的儿子梁志鹏在2020年回乡创业,通过淘宝、淘特、拼多多、抖音等平台开设了网店“西北堂”,将自己家里种植的黄芪、土豆销售到全国各地。
如今,梁志鹏的网店里黄芪、党参产品的销量逐月增长。他不仅销售自家种植的药材,而且帮助周边村民销售农副产品,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梁志鹏说:“价格低、时效快、零差错的服务优势,让我选择与邮政合作。现在,直接通过综合便民服务站发货,更加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定西市乡村振兴局和定西邮政将共同推动我市特色优势产业的快速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快递进村,满足群众用邮需求,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孙永祥说,“以构建农村快递物流体系为切入点,全方位推动农村土特产品上线销售,带动脱贫群众和农村低收入群体在特色产业链上的稳定增收。”
目前,定西邮政在全市1887个行政村设立了寄递物流综合便民服务站,持续完善以“两中心一站点”为主要模式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张伯尧说:“定西市将确保公益性岗位政策落细落实,把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点建好、用好、管好。”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定西市分公司副总经理王曙辉也表示,“定西邮政将以‘四好行动’为标准,选好人员、建好站点、配好设备,做好培训,全力推动乡村寄递物流收发公益性岗位政策在全市落地。”
褚宗明介绍:“我们将对乡村寄递物流收发公益性岗位加强规范管理,使其为产业发展赋能、为群众增收提速发挥积极作用。要把这一项实事办实、好事做好,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甘肃省邮政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配合省乡村振兴局等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公益性岗位人员选聘工作,加强人员管理和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公益性岗位人员业务水平,切实做好快递进村投递和农产品出村寄递服务,创新快递进村、助农销售模式,进一步打造邮政惠农助农生态圈,为乡村振兴贡献邮政力量。(董乐 吴龑)
来源:甘肃日报